骨纖維異常增殖癥:是一種病因不明、緩慢進展的自限性良性骨纖維組織疾病。正常骨組織被吸收,而代之以均質梭形細胞的纖維組織和發育不良的網狀骨骨小梁,可能系網狀骨未成熟期骨成熟停滯,開出生后網狀骨支持紊亂,或構成骨的間質分化不良所致。
臨床表現本病分為三型:①單骨型:單個或多個損害累及一塊骨。②多骨型但不伴內分泌紊亂:多個損害累及一塊以上骨骼。③多骨型伴有內分泌紊亂:此型與單骨型比例為30∶1。損害散布于多個骨骼,常為單側分布,伴有較大皮膚色素斑。多見于女性,表現第二性征早熟。臨床表現 本病約60%發生于20歲以前,偶見于嬰兒和70歲以上老年人。男女發病為1∶2。80%以上表現為病骨區畸形腫脹,發生于面部者表現兩側不對稱,眼球移位、突出,鼻腔狹窄,牙齒松動,齒槽嵴畸形,流淚,腭部隆起。隨著病變發展可出現tt和偶爾發生鼻衄。由于原發部位和累及的范圍不同,可表現出相應的臨床癥狀。如發生于顳骨,常表現顳骨體積膨大變形,外耳道狹窄,傳導性耳聾。有外耳道狹窄者,約16%并發膽脂瘤。有膽脂瘤者,常導致顳頜關節炎、面癱、迷路炎或顱內并發癥,病變累及耳蝸及內聽道可產生感音性耳聾。巖骨受侵,易出現顱中窩或顱后窩受累癥狀。此病可廣泛侵入鼻竇、眼眶及顱前窩底,臨床呈惡性生長傾向,表現為鼻塞、嗅覺減退、面部不對稱、眼球突出、移位、復視、視力障礙和張口困難等。蝶骨和蝶竇區骨纖維異常增殖,多有較嚴重的額頂或枕區疼痛。由于蝶竇壁菲薄,病損易向周圍結構擴展,累及Ⅱ、Ⅲ、Ⅳ、Ⅴ、Ⅵ等顱神而產生顱神經受損癥狀與體征。病變較大者可致腦萎縮或產生高顱壓癥。
檢查影象學檢查對本病診斷有特殊意義。根據X線表現,本病分為三型:
?、僮冃涡怨茄仔停撼槎喙切筒∽儽憩F,其特點是顱骨增厚,顱骨外板和頂骨呈單側泡狀膨大,骨內板向板障和顱腔膨入,增厚的顱骨中常見局限和彌漫的射線透明區和濃密區并存,這種骨吸收與硬化并存極似Paget變形性骨炎的表現。顱骨擴大和硬化,可從額骨擴大到枕骨。面部受累可導致眶和鼻腔狹窄及鼻竇腔消失,此型約占56%。
?、谟不停捍诵投嘁娚项M肥厚,可致牙齒排列不整,鼻腔、鼻竇受壓變小。上頜骨受累多于下頜骨,且多為單骨型。損害呈硬化或毛玻璃樣外觀。相反,下頜骨損害多見于多骨型,表現為孤立的骨壁光滑且可透過射線。此型約占23%。
?、勰倚停猴B骨呈孤立或多發的環形或玫瑰花形缺損,缺損從菲薄的硬化緣開始,其直徑可達數厘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