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糞池是一種利用沉淀和厭氧發酵的原理,去除生活污水中懸浮性有機物的處理設施, 屬于初級的過渡性生活處理構筑物。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糞便、紙屑、病原蟲,懸浮物固體濃度為 100~350mg/L,有機物濃度BOD5 在100~400mg/L之間,其中懸浮性的有機物濃度BOD5為50~200mg/L。污水進入化糞池經過12~24h的沉淀,可去除50%~60%的懸浮物。沉淀下來的污泥經過3個月以上的厭氧消化,使污泥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穩定的無機物,易腐敗的生污泥轉化為穩定的熟污泥,改變了污泥的結構,降低了污泥的含水率。定期將污泥清掏外運,填埋或用作肥料。要求 化糞池的沉淀部分和腐化部分的計算容積,應按《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》 化糞池
( 化糞池
GBJ15-88)第3.8.2~3.8.5條確定。污水在化糞池中停留時間不宜小于36h。對于無污泥處置的污水處理系統,化糞池容積還應包括貯存污泥的容積。
1.隨著經濟的發展,各地應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工程建設,逐步、盡快地取代化糞池,提 高生活污水的處理程度,保證污水處理效果,以保護環境,減少水污染,也解決了化糞池的環境 化糞池
衛生問題。 2.可將傳統的化糞池改建為沼氣凈化池,這一課題為中央愛衛會推廣項目。獲國家專利和中國“愛迪生杯獎”的浙江金華“生態公廁”即是成功的實例沼氣凈化池設在公廁下,糞便污水由沼氣凈化池處理,取消了化糞池,所產生的沼氣供公廁管理人員作生活燃料,廢液作為廁所屋頂、墻面、周圍環境綠化及種菜的有機肥料,具有糞便處理效果好、綜合利用廢料、使用方便、環境優美、經濟效益、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等優點。 3.國內近年來開始研究的將傳統的化糞池改造為五格厭氧消化池,是一個應用前景廣闊的發展方向。國外目前多采用小型厭氧或好氧污水凈化槽,亦值得研究。 4. 化糞池做為過渡形式將長期存在,必須大力加強化糞池的管理工作,嚴格執行定期清掏制度據太原市三個住宅小區調查情況,兩年以上未清掏的化糞池占總數的 80%,有些自投用以來從未清掏。 5.在化糞池的管理中,可強制要求定期用漂白粉xd,以增強處理效果,改善出水xj學指標,但不可因過于頻繁使用漂白粉而影響正常發酵。
公司地址:棗強縣富強北路北頭西側
公司網址:http:///
聯 系 人:邢經理
手 機:18603181717
傳 真:0318-826306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