榆耳小常識:
菌種分離
采用子實體組織分離。切取耳片組織1小塊放到 PDA培養基上,25℃條件下培養,萌發生長后挑取先端菌絲純化培養,獲得母種。菌絲體初為白色,后期轉為微黃色,菌絲絨線形,絨毛狀,有鎖狀聯合。將母種接入木屑培養基,經培養即為原種,然后再擴制栽培種。一般約30天滿瓶。特別注意的是,培養基斜面不能超過30天,如果超過30天不易生長
栽培時間
中東地區自10月中旬至1月上旬實行播種,向前推40天擴制栽培種。
培養基
雜木屑78%、麩皮14%、大豆粉6%、糖1%、石膏1%.料水比:1∶1.3~1.6.,但是特別注意的是 木屑不要用含油脂的,因為發菌不利于生長。
榆耳是我國zm的食,藥兼用zj。在分類地位上屬于菌物界。擔子菌亞門,層菌綱,無隔擔子菌亞綱皺孔菌科(膠半隔菌科)黏韌革菌科屬(膠韌革菌屬)。民間俗稱榆蘑或榆耳,榆書樹蘑菇,還有稱沙耳,榆耳食用時質地如海參,肉質如蹄筋,口感柔中有脆具有特殊風味,鮮美可口,是美味的食用菌,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。
榆耳還可以預防和zl腹瀉等多種疾病,尤其對紅痢,白痢均有{tx}的zl作用,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,(在子實體浸提液中,含有類似呋喃唑酮(商品名痢特靈)活性成分。產地民間采后曬干保存,用于zl腹瀉,與雞蛋煮或炒食可治白痢,與紅棗水煮食用則可治紅痢等腸道疾病,特別是對紅白痢疾療效奇特,食用1~2片即可痊)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