櫻桃幼樹防止抽條的方法
定植后{dy}年的幼樹,采用高壟地膜覆蓋法,可促進苗提早萌發(fā)和生長,到6月份可以適當追肥,促進枝條生長,到秋季不再施氮肥可以噴磷鉀肥,使枝條生長充實.在修剪方法方面,保留三大主枝和中央領(lǐng)導干,其他小枝摘心控制生長,主枝和領(lǐng)導干到9月份摘心、不再分枝,而且能促進枝條生長充實.冬季修剪時,將小枝全部剪除,只留三大主枝和中央領(lǐng)導干,而后用塑料條纏好,在土壤凍結(jié)前澆足凍土,再進行北半邊培土
中國櫻桃原產(chǎn)于我國,已有2500--3000年的栽培歷史。1965年從戰(zhàn)國時期的古墓中發(fā)掘出櫻桃種子,據(jù)鑒定認為是中國櫻桃。西漢《爾雅》記載:“楔荊”就是中國櫻桃。東漢《四民月令》有“羞以含桃,先薦寢廟”的記載。據(jù)《說文》,“含桃”,即鶯桃,鶯鳥所食,又各含桃。到北魏賈思勰的《齊民要術(shù)》中對櫻桃的栽培有了詳細記述:“二月初,山中取栽;陽中者,還種陽地;陰中者,還種陰地”。這說明勞動人民已掌握了較高的栽培技術(shù)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