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業簡介:
彈奏樂器除獨弦琴外,大都節奏性強,但余音短促,須以滾奏或輪奏長音。彈撥樂器一般力度變化不大。在樂隊中除古琴音量較弱,其它樂器聲音穿透力均較強。彈撥樂器除獨弦琴外,多以碼(或稱柱)劃分音高,豎式用相、品劃分音高,分為無相、無品兩種。除按五聲音階排列的普通箏等外,一般都便于轉調。各類彈奏樂器演奏泛音有很好的效果。除獨弦琴外,皆可演奏雙音、和弦、琵音和音程跳躍。中國彈奏樂器的演奏流派風格繁多,演奏技巧的名稱和符號也不盡一致。
1、江南絲竹:流行于江蘇南部和浙江一帶。其樂隊編制一般為7-8人,少則2-5人,以笛(或簫)和二胡為主奏樂器,其他常用樂器有小三弦、琵琶、揚琴、笙、鼓板、木魚、碰鈴等。樂器組合靈活多變,演奏時每種樂器只有一件,演奏者可根據該樂器性能作即興發揮,在同一曲調基礎上奏出不同曲調。各樂器在配合中,常采取“你進我出,我進你出;你繁我簡,我繁你簡;你高我低,我高你低;你正我反,我正你反;你長我短,我長你短;你停我拖,我停你拖;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;同中有異,異中有同”(花音八法)的方法。2、廣東音樂:原意泛指廣東的民歌、說唱、戲曲和民間器樂等,后僅指流行在廣東的民間器樂合奏形式,也稱廣東小曲。廣東音樂的樂器組合隨時變化而異,早期是“五架頭”:二弦、提琴(筒身竹制,前端嵌以薄木板,后端竹節鑿有金孔)、竹笛、三弦、月琴;后改為“三件頭”:高胡(粵胡)、揚琴、秦琴。之后在“三件頭”基礎上加其他絲竹樂器如琵琶、椰胡、笛、簫、嗩吶、木魚、碰鈴等。音色清脆明亮,旋律流暢,節奏活潑多變。句法上常用“回文句”和“排比句”,音樂風格熱烈明快。
樂器簡介】
小提琴(violin)是一種擦奏弦鳴樂器.它廣泛流傳于世界各國,是現管弦樂隊弦樂組中最主要的樂器.它在器樂中占有極重要的位置,是現交響樂隊的支柱,也是具有高度演奏技巧的獨奏樂器.現小提琴的出現已有300多年的歷史,其制作本身是一門極為精致的工藝技術.它的發音近似人聲,適于表現溫柔、熱烈、輕快、輝煌以至最富于戲劇性的強烈感情.幾個世紀以來,世界各國的著名作曲家寫作了大量的小提琴經典作品,小提琴演奏家在這種樂器上發展了精湛的演奏藝術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