數據傳輸概述
在數據源和數據宿之間傳送數據的過程,也稱數據通信。數據是能由計算機處理的數字、字母和符號等。它是信息的一種載體。數據傳輸是信息傳輸的一種形式,主要指與計算機有關的信息傳輸。數據源和數據宿在同一機內,即計算機外部設備與處理部件之間的數據交換,稱為機內傳輸。常用的方法有四種。①程序傳送:利用程序中的指令控制外部設備與處理部件交換數據。②程序中斷傳送:由需要與處理部件交換數據的外部設備向處理部件發出中斷請求,處理部件響應中斷請求,暫停執行原來的程序,利用中斷服務子程序來完成數據交換,交換完畢后返回到被暫停執行的原程序。③直接內存傳送 (DMA):高速外部設備如磁盤或磁帶請求交換數據時,由外部設備直接與內存交換數據。④脫機傳送:交換數據的設備之間,脫離中央處理機的控制,直接進行數據交換。
當數據源和數據宿相隔很遠,數據傳輸(手機數據線)需要借助于公共通信線路或專用線路來完成,稱為機外傳輸。遠程終端與計算機之間、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的數據交換,都是機外傳輸。機外傳輸時傳輸線路中的傳輸信號是代表數據的脈沖;機外傳輸在距離較遠(大于1公里)時,線路中傳輸的信號需要經過處理,使它的頻率剛好納入線路所用的頻帶,稱為調制。在線路的發送端需要接入調制器,而在線路的接收端接入解調器,把傳輸來的信號還原為數據接收部件能認識的數據脈沖。兼作調制器和解調器的設備稱為調制解調器 (MODEM)。下圖為簡單的數據傳輸系統的基本組成。歡迎光臨公司官網http://
數據傳輸線路分為低速、中速、廣播和數字傳輸等四種。①低速線路:利用原有電報傳輸線路改進而成,有公共轉接線路和專用線路。傳輸速率不大于200比特/秒。②中速線路:利用電話傳輸線路改進而成。音頻信道公共轉接線路的傳輸速率為600~1200比特/秒,專用線路的傳輸速率為2400~9600比特/秒。③廣播傳輸:利用調頻廣播系統加添設備,把數據和廣播節目一起廣播出去,可由多個接收站接收。還可利用衛星轉播,衛星上轉發器所能支持的{zd0}數據傳輸速率為60~120比特/秒。④數字傳輸線路:音頻信道傳輸速率可達56000比特/秒,同軸電纜傳輸速率為1.5~12兆比特/秒,光纖通信傳輸速率可達100~1000兆比特/秒。
在數據傳輸過程中,干擾和設備故障常使數據產生錯誤。為了檢測通信錯誤,傳輸數據中設有冗余的錯誤檢測碼,這些冗余的錯誤檢測碼和傳輸的數據按一定的數學關系組合。數據在傳輸中產生錯誤而不滿足預定的數學關系時就能被檢測出來。采用重新發送的方法可以糾正錯誤的數據傳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