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北省房縣是全國zm的木耳生產基地縣,是馳名中外的“木耳之鄉”。在國際貿易市場上,因其色鮮、肉厚、朵大、質優、營養豐富,贏得“房耳”盛譽。這里的木耳“形似燕,狀如飛”,又被稱為燕耳,有山珍的美稱。自50年代以來,房縣木耳在國際市場上一直暢銷不衰,遠銷美國、西歐、日本、新加坡等37個國家和地區,每噸木耳換1.8萬美元。
房縣地處南北交替氣候帶,雨量充沛,氣候溫和,再加上山巒起伏、樹林茂密,為木耳生產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。因而這里生產的木耳色澤好,外觀美,肉質豐富,質地佳,味道正。早地1965年舉行的全國各類木耳評比中,房縣木耳以干耳1市斤泡發26市斤而獨占鰲頭。1980年在云南召開的全國食用菌工作會議上,房縣木耳以營養成分高、雜質少、有害元素而mlqm。
生產技術要求
(1)產地選擇與特殊內容規定:房縣木耳基地位于房縣城關鎮、青峰鎮、大木鎮、門古鎮、軍店鎮、化龍鎮、土城鎮、紅塔鄉、榔口鄉、沙河鄉、萬峪河鄉、橋上鄉、窯淮鄉、上龕鄉、九道鄉、中壩鄉、白鶴鄉、五臺山林業總場、姚坪鄉等19個鄉鎮。產地環境質量必須符合《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技術條件》(NT/T391-2000)的要求。
(2)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:擇栓皮櫟、麻櫟、青岡櫟等殼斗科樹種做原木;選擇適合本地環境條件的非轉基因優良菌種,符合NY5098-2002標準。
(3)生產過程管理:房縣木耳生產過程必須執行《房縣木耳生產技術規程》(Q/FXME-002)。為了保證房縣木耳的品質特色,尤其要注重以下環節:①原木的砍伐。選擇樹齡在8-15年,直徑5-15cm,在休眠期砍伐(農歷二九至四九最宜),采用“鴉雀咀”方式,兩面砍,留8-10cm的樹茬,以利萌芽再生。②消。將原木在烈日下爆曬,以紫外線外層的霜霉孢子。③主要病蟲害以“預防為主,綜合防治”為原則。采用農業、物理、生物防治方法,可根據害蟲的種類,選用無公害食品許可使用的{gx}低,也可用除蟲菊、澤漆、青藤根、雷公藤、石蒜等經濟有效、無殘的土。使用必須符合GB4285-安全使用標準。
(4)品收獲及產后處理的規定:房縣木耳收獲及產后處理必須執行《房縣木耳加工技術規程》(Q/FXME-003)。①采收。長大成熟的木耳要及時采收,做到勤采細采,不使流失,確保高產優質。成熟的木耳,耳片舒展變軟,邊緣內卷,耳根變小,耳柄收縮,耳色較淺或腹面產生孢子粉,要連同耳柄一起采下。春耳、秋耳摘大留小,伏耳要適當提早采收,大小一齊采。采摘盛裝工具為竹制簍具。采后耳桿要倒頭。采摘后的木耳鮮品要及時加工。②采用竹簍、竹筐分級盛裝,及時運送到加工車間。及時對原料的等級、色澤、形狀、雜質等物理性質進行檢查驗收。原料驗收合格后,用竹席攤曬,待水分散失約2/3后(耳片萎縮,握而不斷,略感刺手),進行烘干加工。③篩選。原料進入烘箱前人工揀除其中的雜質,如木屑、蟲體等,將原料按照分級標準均勻排放在烤篩上。④烘干。木耳烘烤初溫為30℃,
每3小時升溫5℃,烘烤溫度為45℃,烘烤過程中不翻動,以防變成“拳
耳”。烘干后的木耳含水量<13%。
(5)生產記錄要求:房縣木耳生產的全過程,要建立生產記錄檔案,必須準確、清晰、工整、wq。全面記載并妥善保存,以備查閱。
產品典型品質特性特征和產品質量安全規定
(1)外在感官特征:房縣木耳形似飛燕,背面絨毛短而少,暗灰色;耳面黑褐色,平滑有光感;色鮮、肉厚(耳片厚1.7mm左右)、朵大(直徑一般為10-12mm)。
(2)內在品質指標:房縣木耳彈性好、口感潤滑,營養豐富,風味獨特。100g干品含粗蛋白≥7g、脂肪≥0.4g、總糖(以轉化糖計)≥22g、粗纖維3-6g、灰分3-6g。
(3)安全要求:房縣木耳生產過程執行《無公害食品木耳》NY5098-2002標準。
包裝標識等相關規定
(1)分級:房縣木耳按照《房縣木耳分級標準》分為一級、二級、三級。
(2)包裝:包裝材料必須符合《農產品包裝和標識管理辦法》等相關規定,包裝袋上注明產品批號并加注“房縣木耳”字樣。
(3)標識:銷售的房縣木耳,應當在包裝物上標注或者附加標識標明品名、產地、生產者或者銷售者名稱、生產日期、產品質量等級、保期質。
房縣木耳標識所用文字應當使用規范的中文(出口另外)。標識標注的內容應當準確、清晰、顯著、完整、持久。
(4)貯藏:包裝好的產品在專用倉庫中貯藏,注意防霉、防蟲。
(5)運輸:運輸時輕裝、輕卸,避免日曬、雨淋。運輸工具要清潔衛生、無污染物、無雜物,不得與有有害物品混裝混運。